历时7年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于近日正式宣告15个成员国整体上结束谈判,这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在此协议中,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经济实力雄厚,如何进一步发展经贸关系,实现东亚地区发展,成为普遍关心的话题。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日前举行的“东亚合作论坛2019”活动中,记者采访了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多位专家。专家纷纷表示,当前国际经济秩序正在加速重构,发展中日韩关系十分重要,三国应当超越意识形态的藩篱。
坚持地区和平是最高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表示,东北亚秩序重构应坚持地区和平为最高价值。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坚持以和平、非武力的方式推动秩序重构的实现。和平方式的代价是显而易见的,它会大大地拉长、延长重构秩序的过程,各方的战略耐力都会因此受到消耗。
其次,做好持续扩大合作是关键环节。当今世界经济体系把各国都紧紧地捆绑在一起,相互融合,这和历史上有根本的不同。现在国际分工体系深入到产业链、金融链、市场链等更深层次。包括美国在内,支柱产业都是建立在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基础之上,这也说明了经济合作对于东北亚秩序起到保障作用。
第三,应该充分发挥域内国家合作。如果仅就自身的经济总量、经济实力而言,中国和日本分别是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韩国去年GDP排名在12名,国土面积只有大约在9万平方公里。不仅是中日韩三国,地区内国家在推动地区秩序转型中的能量、作用不容小觑,应该予以充分发挥,把资源调动起来。
总体来讲,中日韩合作对东北亚未来的秩序转型具有直接而重大的战略意义。
中日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前途不可限量
资料显示,中日韩三国GDP占全世界的20%以上,贸易量达到全世界的18.5%。东北亚地区经济有旺盛活力,地区经济合作不可限量。
日本综合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所副理事长、日本前驻华公使高桥邦夫介绍说,实际上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不仅限于这两国。以日本为例,今年4-9月,日本对外出口与去年相比下降了5.3%,所以中美贸易战对于日本在内的周边国家也产生了一些影响。同时,日韩之间也出现了经贸摩擦,但实际上两国需要搞好关系,共同发展。
发展地区关系应重视发挥首脑外交的重要性。同时,重视民间交往。据统计,去年有800万的中国游客到访日本,韩国也有700万游客到访日本。其实这不仅仅体现在观光层面,更体现出民间层面正在不断加强双方信任。
高桥邦夫认为,合作应该是双赢、多赢的,各得其益。以此脉络,民间经济合作非常重要。日本和中国之间形成了一个第三方市场开拓的机制,也就是日本的民间企业和中国的民间企业在第三国合作,来实现第三国也能够有所获取的多赢的关系。
儒家文化具有显著优势
近两百年,中日韩三国有很多纠葛,但有共同点,比如都有佛教、儒教,以及共同使用汉字等,有很多共同的文明象征。
韩国延世大学教授、韩国前驻美国大使崔英镇对记者介绍,东方的文明体制是和平共存的体制,已经持续了几千年,但是西方是以膨胀和侵略、扩张为主的文明体系。我们要互相了解,才能把矛盾解开。
举例来说,同样是在15世纪,西方航海家达伽马前往印度洋,中国的郑和七下西洋。西方人到达沿线一些地区后,建立殖民地,抢走了大量财富,使得原有的和平遭遇到了破坏,当时西方人注重在侵略和扩张。而郑和的远洋团队规模是达伽马的几十倍,航行中还带着工匠、医生等各种各样的能工巧匠。东方和西方将拥有同样能力的时候,东方人致力于维持和平,东方是通过礼仪制度来进行管理。
西方国家总是根据自己的模式或者是自己的习惯来看待现在的政治,如果要是从这样的一个观点来看的话,国家强大了以后,肯定要膨胀的,但是实际上却不是这样。“我们要把中日韩三国所共有的,源自于中国的儒教传统思想,更多地发挥出来,在我们共同生活的东亚的环境当中,构筑适合我们的很好的秩序。”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