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采用广域一体化的研究视角,对后危机时代东亚区域合作应选择TPP模式还是RCEP 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先对TPP和RCEP两种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介绍,再通过对在东亚区域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东盟、中国、日本和韩国四大经济体对于TPP和RCEP模式的不同态度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后危机时代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选择RCEP模式更有利于东亚区域一体化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广域一体化; 后危机时代; 东亚区域合作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消极影响,这次金融危机使得各个国家更加深刻地意识到,面对严重的全球性危机,任何一个经济体靠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各自都难以应对危机的凛冽“攻势”。各国必须以共同行动应对危机的挑战,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联合起来,才能有效增强预防和抵御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正如东盟秘书长素林所指出的那样:区域合作才是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良策。
伴随着2009年金融危机高潮渐渐的退去,世界经济步入了一个相对缓和与经济动荡并存的时期,即进入了后危机时期。在后危机时期,亚太区域合作领域出现的广域一体化模式发展迅速,东亚的区域合作面临着新的发展选择。
1、广域一体化:后危机时代东亚区域合作的新方向
随着全球经济步入后危机时代,区域合作呈现出跨区域、跨大洲合作的新动态,未来的区域合作将不再局限于洲际的地理限制,即便在地理位置上并不接壤、相邻的国家、地区之间也开始了较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探讨。因此研究今后的地区区域合作,在空间范围上需要一种广域一体化的新视角。
目前涉及到东亚地区广域一体化最新动态的模式有不断壮大中的“跨太平洋战略性经济合作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TPP)、筹建中的广域FTA,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简称RCEP),以及遥不可及的亚太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 of the Asia Pacific,简称FTAAP)。这三者都突破了传统区域合作一体化具有地理邻接特点的空间限制。
覆盖亚太经合组织(APEC)全部成员国的FTAAP短期内由于面临各种现实与潜在的困难而难以达成成员国之间的共识,因此后危机时代东亚区域合作目前来讲有两种选择:要么加盟TPP,要么朝着筹建中的RCEP的方向迈进。
截止到今年9月份,TPP的正式成员已经包括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9个国家;而RCEP的筹建会谈将于11月份开始,参与方将包括东亚、南亚和大洋洲的国家等16个国家。
2、TPP和RCEP的发展与筹建
2.1 TPP的形成与发展
TPP最早缘起于新加坡、新西兰、智利、文莱四国于2005年签署的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协议规定成员国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以及投资等领域相互给予优惠并加强合作。这四个TPP原始缔约国家就被称为所谓的“P4”,协议于次年在四个成员国中先后生效。
2008年9月,提出重返亚洲战略的美国宣布要全面参与TPP。2009年新任总统奥巴马在访问日本期间宣布美国即将参与TPP多边谈判,以塑造包括更多成员和更高标准的地区贸易安排。2010年3月,TPP举行第一轮扩大成员国的谈判。美国、澳大利亚、越南、秘鲁经谈判先后加入TPP,“P4”增加为“P8”。同年10月,马来西亚加入并签署相关协议,TPP又转变为“P9” [1]。
由于美国的加盟,使TPP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引起了众多亚太成员的兴趣。2010年11月和2011年11月,日本前首相菅直人和现任首相野田佳彦分别提出和宣布参与TPP多边谈判。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家也积极申请参与TPP的多边谈判。韩国、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也已经纷纷表示有兴趣参加谈判[2]。
在今年9月9日刚闭幕的APEC系列会议上,美国极力向与会的亚太各国宣传TPP,并且在APEC会议期间,美国刻意举行了第14轮TPP部长级会议,想借此向亚太各国展现TPP良好的发展势头,以激起更多APEC成员的加盟兴趣。[3]
2.2 RCEP的筹建
面对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尤其是广域一体化组织TPP的不断壮大,东盟(ASEAN)意识到要维护在即在东亚的主导地位,必须在广域一体化区域合作背景下有所作为,因此提出加快东亚区域经济整合步伐的倡议。于是在2011年11月的第19届东盟峰会上,东盟正式提出了广域一体化组织RCEP的概念,在本次大会上,与会成员一致同意建立RCEP以推动东盟与对话伙伴的全面性自由贸易协议。
2012年2月东盟又提出RCEP构想,希望在东盟和中日韩印等6个亚洲周边国家范围内,形成贸易自由化率高达95%的并且是以东盟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协定。东盟计划在4月底内完成东盟内部讨论,随后将与中日韩印等6个国家进行预备协商。[4]
2012年4月初,在柬埔寨召开的第20届东盟峰会上,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提出,东盟应尽快成立RCEP工作小组,并在年底开始与有意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对话伙伴国展开谈判。[5]在本次峰会上,与会各方同意积极推动实现新的广域自由贸易区,即RCEP。东盟希望通过这个协定,将FTA框架下的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及投资安排拓展到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及新西兰这六个东亚峰会对话伙伴国之间。[6]
2012年8月底,东盟与中日韩三国经济部长会议就年内启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框架(RCEP)协议谈判达成实质性共识,拟于2013年初正式开始RCEP谈判,计划2015年底完成。协议将不仅包括取消关税,还将涉及知识产权保护、投资环境完善和竞争政策等多领域议题,自由化程度将高于目前东盟与周边国家达成的自贸区协议(FTA)。[7]同时,在东盟和自由贸易区伙伴国商贸部长会议上,“10+6”成员国会后发表《联合新闻声明》,指出此次会议是启动RCEP谈判的关键一步,并提出将于2012年11月启动覆盖上述国家的RCEP谈判。[8]
3、东亚主要经济体对待TPP和RCEP的态度
东亚的主要经济体是“10+3”成员:用“同一个声音说话”的东盟、中国、日本和韩国。总体上看,东盟与中国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对TPP持抗衡态度,因而积极投身于RCEP的筹建,并且希望连手筹建RCEP,以减少TPP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本由之前的积极参加TPP多边谈判到今年4月份首相野田佳彦宣布放弃加入TPP的机会;韩国由于不能确定TPP能否带给其实际收益,因此对加入TPP持观望态度,日韩两国对于RCEP的筹建都表现出较积极的态度。
3.1东盟对待TPP、RCEP的态度
随着TPP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加入TPP感兴趣的东亚经济体也日益增多,这加重了讲求“协调一致”的东盟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被边缘化的忧虑。在TPP出现之前的东亚经济合作框架中,无论是“10+1”、“10+3”、“10+6”、“10+8”机制,还是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亚太经合组织等合作模式都是建立在以东盟为主导的基础之上,东盟利用“大国平衡”的手段,很好地处理着其与亚太大国间的关系,并一直担任东亚区域合作这趟“大车”中的“驾驶员”角色,起到“小马拉大车”的作用。但是,由于TPP的突起,使得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前景充满变数,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在东亚地区合作中的地位也可能由 “轮轴国” 沦为“辐条国”,从而丧失主导东亚地区合作议题的地位。
因此,以美国为主导的TPP正严重冲击着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 “轮轴”地位。所以,就东盟整体而言,对TPP持谨慎和排斥的态度。
东盟认为, TPP是美国主导的广域一体化的区域合作机制,东亚地区应该形成以东盟为中心的广域一体化的区域合作机制——RCEP。要形成这一机制需要将中日韩印等6个亚洲周边国家纳入合作框架,加快对接协商RCEP的筹建事宜。要与6个自由贸易区伙伴国启动自贸谈判,提出广域FTA,试图减少TPP的负效应,对TPP形成竞争。东盟提出,与以高度自由化为目的TPP相比, RCEP应充分考虑区域内发展较慢的国家,在撤废关税等议题给予充分的缓和条件。
就东盟十个成员国而言,由于各成员国间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在后危机时代对东亚区域一体化走向、经济形势的观点也有差异,因此各成员国之间在合作的同时,也伴随着冲突和矛盾。对于TPP,新加坡、文莱、越南、马来西亚四个国家先后已经成为TPP成员,而其余六个国家,根据路透社的相关报道,经济实力较强的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正密切关注TPP谈判,可能成为潜在的TPP成员国。而生产力水平落后的缅甸、老挝和柬埔寨由于不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成员国,因此成为TPP成员国的可能性较小。
总之,作为一个整体的东盟和东盟的十个成员国对待TPP、
RCEP有不同的态度。
3.2中国对待TPP、RCEP的态度
中国认为美国主导的TPP是其重返亚洲所打的“经济牌”。美国梦想利用TPP使东亚乃至全球的贸易规则“重新洗牌”, 降低中国外贸的竞争力,以便能在经济上牵制、打压中国经济,因此目前中国对TPP持抵制态度。
中国对TPP的对抗态度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几点:长远来看,TPP不利于中国外贸发展。目前中国外贸发展对于GDP的增长贡献较大,以中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来看,2005~2010年的数值分别为23.1%、16.1%、18.1%、9.0%、-38.9%、9.2%。由于以美国主导的TPP一直未邀请中国的加盟,倘若TPP吸引越来越多的亚太国家加盟,由此带来的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将对中国外贸的发展带来消极作用,会抑制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出口的增长势头,进而影响中国经济目前良好的发展形势。另外,TPP要求开放农产品市场,完全取消农产品关税,会对中国的农产品带来较大的冲击,这也是目前中国无法接受的,因为满足13亿人的粮食安全问题非同小可,这是涉及到国家是否稳定和执政党地位能否巩固的问题。因此,有学者认为TPP在农产品关税方面的规定对中国产生“天然屏障”的作用。
基于对TPP的不信任,在今年9月9日刚刚落幕的APEC会议上,中国大力宣传RCEP,明确支持发展阶段不同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缔结更为宽松的RCEP,同时积极与东盟联系启动RCEP谈判,极力彰显RCEP的门槛很低,还展现了作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的魅力,以便吸引更多国家加入到RCEP中来。
3.3日本对待TPP、RCEP的态度
对于TPP,由于美国的高调加盟,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一直以来都是美国盟友的日本紧随其后地表示出强烈加盟的欲望。2010年和2011年日本前首相菅直人和现任首相野田佳彦先后提出参加TPP和正式宣布参与TPP多边谈判。但在今年4月,野田佳彦与其所在的民主党为了能通过一项法案,却选择放弃了加入TPP的机会。此外,参加了今年8月底的第四十四届东盟经济部长系列会议的日本3位官员表示,目前日本国内对是否加入TPP分歧很大,日本政府目前还在继续衡量加入TPP的利弊。
日本对于TPP的态度捉摸不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吸引日本加入TPP的主要动力是其想获得进入美国市场的敲门砖,因为美国庞大的进口额和其国内规模巨大的消费市场,对于一直以来想法设法要规避进口关税的日本非农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来讲梦寐以求,因为这将会极大地拉动日本出口产业的出口数量。但对于日本农业生产来讲,加入TPP,目前看来会带来严重的不利后果。日本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高,长期依靠政府补贴和贸易保护,国际市场竞争力低下。根据TPP的相关规定,如果日本加入TPP,要将其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农产品进口关税降为零,日本农业相关部门和从业者普遍对日本加入TPP会给农业带来的影响持悲观态度。除了农业问题之外,日本在TPP的国有经济问题上也面临较大压力。TPP要求政府部门减少对国有企业的扶持,促使TPP各成员国遵循美国式的私营企业和竞争模式。然而日本传统的国有企业仍由政府直接管理或控股,其在日本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日本在此议题上也面临国内国有企业相关部门、人员对政府的压力。[9]
对于RCEP,日本积极响应由东盟提出、中国不断倡导地开展RCEP的倡议,并且在今年8月底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三国经济部长会议、东盟和自由贸易区伙伴国商贸部长会议上与参会各方达成尽快启动RCEP多边谈判的建议。
3.4韩国对待TPP、RCEP的态度
韩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度开放的国外自由贸易市场,因此对于任何有利于国内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开展经济交往的机会,对韩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利的,韩国都感兴趣。对于TPP在亚太地区的扩张,韩国同样感兴趣,但目前其扮演的更多是旁观者的角色。根据日本《朝日新闻》2011年11月的报道,韩国总统李明博曾表示,韩国正在考虑是否要加入TPP,虽然加入TPP会带来相对的效益,但目前还不很清楚是否会有实际效益。截止到目前,韩国尚没有权威部门对是否加入TPP作出过明确地表态。
在对待RCEP的问题上,韩国同日本的态度基本一致,也是积极响应由东盟提出、中国不的倡导地开展RCEP的倡议,并希望尽快启动RCEP多边谈判。
4、总结
在广域一体化日渐盛行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区域合作组织发展能否成功的关键都在于其成员国数目能否不断扩大。只有在地域和经济规模上不断扩大,才能实现推动外贸发展、降低失业率、进而发挥规模优势以刺激成员国经济增长,实现共赢的目标。
对于后危机时代的东亚区域合作来讲,东亚主要经济体:东盟、中国、日本和韩国对于TPP和RCEP的态度是决定今后东亚区域合作发展选择何种机制与模式的关键。他们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判断,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东亚乃至亚太地区区域合作格局的变化和调整的。[10]
总之,后危机时代东亚区域合作更适合选择广域一体化的RCEP道路走下去。倘若以“10+6”为基本框架发展而来的RCEP顺利建成,将拥有30多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国内生产总值达17.23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比重大约为30%。所以,综合来讲,RCEP比TPP更大,更重要,也更具可行性。[2]此外,对于东盟以及东盟的FTA伙伴国来说,东盟与其FTA伙伴国通过“10+1”、“10+3”、“10+6”、 东亚峰会、亚太经合组织等合作机制已经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和磨合,因此筹建
RCEP有着更可靠的基础,其不会在各成员国内部引发很多政治上的抵触。反观TPP,它却在一些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国内引发巨大政治争议并导致紧张情绪公开化,另外TPP由于其对自由贸易定的标准太高,具有超前性,属于无保留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协议,这使得参与谈判的很多国家都面临巨大的政治阻力。因此RCEP是更适合后危机时代东亚区域合作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余楠.当前国内TPP研究述评[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2(03):99-105.
[2]亚洲国家对TPP谈判有疑虑,日本仍在权衡其利弊[EB/OL]. (2012-09-07)[2012-09-10].http://www.ahradio.com.cn2012-09-07.
[3]日媒:中国在APEC峰会上彰显大国风范[EB/OL]. (2012-09-12)[2012-09-13]. http://www.scio.gov.cn/zhzc/2/1/201209/t1216022.htm.
[4]东盟计划发起“区域内全面经济协议(RCEP)”:欲将亚太区域内贸易自由化率提高到95%[EB/OL].(2012-02-27)[2012-09-13]. 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i/jyjl/j/201202/20120207984577.html.
[5]东盟国家加快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EB/OL].(2012-09-07)[2012-09-13]. http://www.cafta.org.cn/show.php?contentid=65379.
[6]冯维江.超越自贸协定,布局东亚经济新秩序[J].世界知识,2012(09):54-55.
[7]亚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框架(RCEP)协议谈判拟于年内启动http://www.cnstock.com/index/gdbb/201208/2236465.htm.
[8]东盟与6个自贸伙伴国将于11月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EB/OL]. (2012-08-30)[2012-09-13]. http://news.china.com.cn/live/2012-08/30/content_15962126.htm.
[9]刘晨阳.日本参与TPP的政治经济分析[J].亚太经济,2012(04):22-26.
[10]刘中伟,沈家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研究前沿与架构[J].当代亚太,2012(01): 36-59.
[11]盛 斌.亚太区域合作的新动向:来自竞争性构想的洞察[J].国际经济评论,2010 (03):122-139.
[12]刘昌黎. TPP的内容、特点与日本参加的难题[J].东北亚论坛,2011(03):12-19.
[13]何 力. TPP与中美日经济一体化战略[J]. 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2(03):90-98.
[14]盛 斌. 美国视角下的亚太区域一体化新战略与中国的对策选择[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70-80.
[15]田 海. TPP背景下中国的选择策略思考——基于与APEC比较的分析[J]. 亚太经济,2012(04):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