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是泛太平洋伙伴协定(Trans-PacificPartnershipAgree-ment)的缩写,是最早由文莱、智利、新加坡和新西兰四国发起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后来,美国成为TPP最大的成员国,其加入并主导TPP有内在的经济动因,更有深刻的战略意图。但是,美国想推动TPP往前走,并不容易。
不容忽视的是,TPP成员在美国对外贸易中地位和作用并不突出。中国、日本是全球第二大、第三大经济体,也是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目前都未加入TPP。韩国、加拿大、墨西哥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也都不在TPP之列。由于缺乏亚太地区重要经济体的参与,TPP目前影响力有限。
亚太地区具有高度广泛性和复杂性,从地理上看,经济体遍及北美、南美、东亚和大洋洲;从经济水平来看,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既有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也有以资源为主的国家;从政治体制上看,既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社会主义国家;从宗教信仰来看,既有基督教国家,也有佛教国家,还包含儒家文化圈。这种差异决定了亚太地区经济体在涉及农业、劳工、知识产权等领域都有着较大的利益分歧。但TPP的要求极高,根据现有规定,成员国须在10年内取消所有关税,实现贸易完全自由化,并具有法律效益。TPP设立的高标准无疑会给各国贸易带来极大挑战,会对许多国家敏感的贸易领域造成极大冲击。
从APEC成员方的基本情况看,TPP与整个APEC相比,在实力上有着巨大差距。一方面,除美国以外的TPP成员国,GDP总量不及中国的1/2,也不到日本的一半。另一方面,APEC属于经贸合作的“软机制”,其合作精神是“开放、渐进、自愿、协商、发展、互利与共同利益”。在APEC的松散体制下,各个经济体可以本着求同存异、互相尊重的原则进行各方面的合作,抛开分歧和矛盾,消除紧张关系。而TPP则建立的是一个高标准全面的多边贸易协定,有着严格的规章和很高的合作门槛,合作范围也比普通的FTA要广泛,自由化程度更高。与TPP相比,APEC较为温和的协商合作方式也许更适合亚太地区的发展,缩小各经济体差距,最终达到经济一体化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