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版
  分析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分析研究 > 正文   

学者:台湾对外经济合作应有的新思维

添加时间:2019-07-09 15:31:03 来源:台湾《中央日报》 2012年8月15日
  寻求TPP与东亚经济合作的「战略平衡」  
  两岸经贸8月号刊出台湾经济研究院国际处副处长吴福成专文指出,最近政府正在规划「经济合作协议〈ECA〉推动暨行动计划」,将以「同时推动、多元接触、逐一协商」为策略,锁定我重要贸易伙伴从四大路径往前推进。经济部长施颜祥已公开表示,将先完成两岸经济合作〈ECFA〉后续四项协议,并与新加坡、纽西兰等非邦交国家进行ECA谈判,接着对美国、日本、欧盟及东盟等重要贸易伙伴采取「堆积木」策略,针对个别ECA进行谈判,最后是在2020年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这也是马英九总统推动「黄金十年」最重要的对外经贸战略目标之一。
  文章指出,由于世界贸易组织〈WTO〉全球多边贸易自由化杜哈回合谈判进程停滞,以及在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复甦迟缓等不利因素冲击下,各主要经济体为确保本身在海外市场利益,竞相签署不同形式的区域贸易协定〈RTA〉/自由贸易协定〈FTA〉,并已形成各国之间、各区域之间贸易自由化竞争的「竞争性自由化〈Competitive Liberalization〉」趋势,面对此一外部经贸大环境变化,台湾作为高度依赖出口贸易经济体,原有出口空间已遭到贸易竞争对手国签署各类RTA/FTA之严峻挤压,也因此政府及时规划ECA策略蓝图,具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政府希望把推动ECA策略蓝图最优先工作,设定在继续深化两岸经贸关系,以及加速完成两岸ECFA后续谈判,唯有这样,才能取得中国大陆对台湾向外签署RTA/FTA的「不过度干预」作为,进而有利台湾继续开展与新加坡、纽西兰等贸易伙伴国签署ECA的实质谈判。至于规划中的ECA策略蓝图,把将于2020年加入以美国为主导的TPP作为努力目标,固然有其国际经贸外交的务实考量,但若能再把与台湾地缘经济关系较紧密的东亚经济合作也同时纳入策略蓝图目标来推动,这种「双目标」战略思维将更为灵活。因为TPP和东亚经济合作都是迈向亚太经济合作〈APEC〉于2020年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的路径图,我国作为APEC经济体,若能以「两条腿走路」方式,同时创造条件,争取加入TPP和参与东亚经济合作,既可免于前述两者「竞争性自由化」之困局,又可达致最终目标:加入FTAAP。
  TPP的前身是由智利、文莱、新加坡、纽西兰于2005年签署成立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SEP,简称P4〉」,2008年美国正式加入谈判,名称遂缩减为「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后来又加入澳洲、秘鲁、越南、马来西亚,最近加拿大、墨西哥宣布将加入谈判,预料日本也将跟进。TPP总共12个成员国,将拥有7.7亿人口市场,经济规模占全球的40%,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经济区块。TPP强调高质量、高标准、新世代自由贸易协定,将不会有排除项目,所有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部门均须纳入谈判桌。
  迄今TPP只公布广泛轮廓大纲,涉及谈判的议题,除传统FTA所涵盖之议题,如关税减让和非关税贸易措施等,也增加许多过去FTA迄未处理的边境内〈behind the border〉议题,如劳工、环境、电信、金融服务、合作与能力建构,还有国营企业、市场透明、反贪腐、技术标准等新兴议题和制度性安排。原则上,TPP要求贸易自由化率100%,以日美两国的TPP谈判为例,结果是日本必须立即取消90~95%商品关税,其余商品在7年内取消关税,敏感的农产品要争取列为例外项目,则无法被接受。除贸易自由化议题,TPP的边境内制度性安排议题,以及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强调「竞争中立」,均远超过WTO内容,故又被称为「WTO plus」。
  从目前TPP成员国谈判的争议已可发现,在劳动和环境议题方面,各成员国被要求其国内相关法律规定,必须与国际劳工组织〈ILO〉和国际环境组织的规范同步,若不能接受,就视同退出TPP。在投资议题方面,各成员国被要求约束国营企业,不得藉由国家行政力量和金融手段对私人企业造成不公平竞争,而一旦投资者与被投资国发生争端,外资企业将有权以一国法律损害其权益为由,援引国际法相关规定起诉该国政府,并谋求国际仲裁。特别是,TPP谈判具体内容均高度保密,外界对其实际条文和确切市场开放程度掌握有限,也增加了谈判的困难度。
  相对于TPP快速崛起,东亚经济合作也出现新模式,东盟10国和日、中、韩、纽、澳、印度等16国,预计在今年11月东亚高峰会期间,宣布启动「更广泛的区域内全面经济合作〈RCEP〉」谈判目标。根据研析,RCEP拥有全球一半人口市场,以及占全球GDP的27%,为仅次于TPP的全球第二大市场。由于RCEP有别于过去的东盟+3和东盟+6,并不限制国家数,且向所有国家开放,这也提供台湾争取加入的可能性。尤其RCEP容许设置关税例外措施,以及较长的过渡期,加入条件比起强调高质量、高标准的TPP来得宽松,也因此,RCEP显然又比TPP更容易实现区域经济整合。
  再从经贸投资关系看,东盟原本就是台湾海外生产的重要地区,随着中国大陆生产成本升高,不少厂商开始移转到东盟,近期台湾对东盟投资带动贸易的效果更为突出,今年1~5月台湾出口东盟市场占总出口的18.4%,创历史新高。所以无论东盟+3,或东盟+6的RCEP,都攸关台湾对外贸易生存空间,我们没有理由不严肃加以面对。特别是,长期来台湾在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地区的投资和贸易,已形成紧密的产业分工格局,加上华人群聚效应,将来若能加入RCEP,对台湾未来产业分工布局可更加灵活,也更能发挥效益。
  值此两岸ECFA开始进入后续实质谈判阶段,台湾的对外经贸战略理应更审慎地面对外部经贸大环境变动和挑战。不容置疑的,TPP是台湾参与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重要选项,但参与广泛的东亚经济合作也是值得追求的愿景。由于RCEP成员国大多属于开发中国家,加入条件不会像TPP那般严苛,对台湾加入后所产生的制度和法规变革之冲击相对低,尤其中国大陆也是RCEP核心国家,在两岸ECFA的稳定和平发展基础上,再继续「透透气〈沟通好〉」,寻求加入RCEP,应是对台湾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有利的好事情。
  面对TPP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经济区块,台湾若不能顺利加入,就很难摆脱出口市场无法有效多元化,这之间已隐含高度出口贸易风险,加上贸易转移效果将严重冲击台湾出口,并迫使台商为确保海外市场而转赴TPP成员国投资,进而导致台湾产业空洞化。有鉴于WTO的杜哈回合谈判停摆,各种排他性区域整合竞逐,台湾的对外经贸战略已相对居劣势,加上本身是资源小国,经济发展高度仰赖出口,所以加入TPP不仅是台湾的生存问题,更是发展的硬道理。但因任何国家要加入TPP,必须先与现有9个成员国进行双边谈判,只有在大家都同意下才能参与TPP整体谈判,其间「中国因素」不无可能会影响TPP成员国接纳台湾加入的立场。
  然而,从客观形势的发展看,近10年来美国和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关系紧密程度,已有角色互换的巨大改变。根据资料,2000年台湾对美国的贸易结合度,台湾与美国为3.8,与中国大陆只有0.5;但到了2010年,台湾与美国降为0.8,与中国大陆则攀升到2.7,显示中国大陆市场对台湾出口的重要性日增,相对的,台湾出口美国市场大幅遽减。另外,国际上对2030年世界主要国家的GDP预测,中国大陆占全球GDP的23.9%,美国为17.0%,日本只占有5.8%。因此,台湾制订长期对外经贸战略,是否也应与时俱进,有所调整?除贯彻加入TPP的最终目标之外,也可从「战略平衡」思考出发,努力创造条件,参与东亚经济合作〈特别是RCEP〉。
  事实上,以美国为主导的TPP和东亚经济合作之间,本质上是另一个形式的亚太主义和东亚主义之争,面对此两大势力竞逐,韩国和日本的「战略平衡」经验,颇值得台湾借镜。韩国采取「亲美和中」战略,一面与美国签署FTA,一面与中国大陆洽签FTA,也参与推动中日韩FTA;日本的连结TPP和东亚经济合作战略,一面要加入美国主导的TPP,一面也积极参与东亚经济合作〈特别是RCEP〉。韩国的「亲美和中」,日本的连结TPP和东亚经济合作,岂不已经提醒台湾追求TPP,也要接近东亚经济合作〈特别是RCEP〉,才是正道。
  长期以来,中国大陆一直尽力要将台湾的对外活动及影响严格限制在经济事务中,使其在政治领域的影响最小化,并避免使台海关系问题多边化,因此认为如果两岸要共同加入新的协定,则应先达成两岸经济合作协议。如今,台湾准备于两年内完成两岸ECFA后续谈判,在此一「互信互利」基础上,将有助于取得加入TPP和参与东亚经济合作〈特别是RCEP〉的有利基础。特别是面对2014年中国大陆将主办APEC年会和领袖高峰会,有鉴于TPP和东亚经济合作都是APEC架构下通往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路径图,台湾更应充分利用此一关键年,提出具体参与的「双目标」战略,俾能为加入TPP和参与东亚经济合作〈特别是RCEP〉的正当性发声。
  最后,国内朝野两党对争取加入多边的TPP和RCEP,都有一定程度的共识,堪称为「国民共识」。所以政府理应在此一基础上凝聚朝野两党力量,有系统地针对不符合加入TPP和参与东亚经济合作〈特别是RCEP〉条件之相关法规和制度进行盘点与整修,其中包括敏感的农业转型,以及边境内法规和制度面的改革开放、并作好接轨区域整合的配套措施,把市场自由化的冲击降到最低,同时也要协助具有竞争力的台湾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发挥不可或缺的角色,这才是台湾成功「转骨」必须走下去的道路。
  
 
产业合作 更多>  

Copyright © 1992 - 2021 Rcep.ac.cn,Rcep.ac.cn. All rights reserved.